返回左舷 首页

关灯 护眼     字体:

第326章 这架飞机很陌生

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

    笔趣阁最新域名:www.biquge85.com ,请牢记本域名并相互转告!

    8月29日,10时整,北库气象台发来气象通报,未来六个小时内的气象条件达到了飞行最低标准。www.biquge85.com

    朱炜立即组织飞行训练,这是试验训练小组的第一次飞行。

    此前三天,试验基地所在的区域遇到了恶劣气象,远远超过了飞行的最低标准。李海等人只能耐着性子等待天气转好,这会儿接到命令,立即着装整齐飞奔到了飞行简报室。

    宽敞的飞行简报室里,就只有试验训练小组四人。

    朱炜站在巨大的墙式显示屏前,直截了当安排训练,他道,“下午的训练我在塔台指挥,你们全部升空进行基础训练。明天开始,我和洛隼轮流塔台值班,李海、毛乐乐。”

    “到!”

    “到!”

    “坐下。”

    朱炜说,“你们要在七个飞行日里把基础训练搞扎实,这是进行弹射起飞训练的基本要求。我再强调一遍,你们只有七个飞行日的时间。”

    “是!”李海和毛乐乐齐声回答。

    “出发!”朱炜干脆利落下令。

    通勤车已经在外面等着,立即把三人分别送到各自机库那里,机务人员是两套班子,部队一套厂家一套,阵容庞大。

    李海向列队等候的机务人员敬礼,顺着登机梯爬上座舱,在技师的帮助下,把抗荷服的各个接口联接好,再戴上飞行头盔,接上无线电,检查各个系统,确认没问题,技师下去,撤掉登机梯,引导员打出滑出的手势,李海侧头向引导员敬了个礼,轻推油门杆,松开刹车滑出机库。

    外场面积太大了,从机库沿着滑行道滑到常规跑道的起飞位置,足有两千多米,这让习惯了在窄小空间里活动的海航飞行员感到不习惯。

    试验基地所在的区域海拔高度两千多米,常规跑道长度四千多米,可以起降当今世界上任何飞机。李海从马风参谋长那里打听到,这个基地原来是西部鹰隼旅的场站之一,跑道经常被分成两截来用……

    现在也还是西部鹰隼旅的场站之一,隔三差五就会有成建制的战机过来驻训,一点也不会对在这里开展的飞行试验产生影响。

    塔台下令,洛隼一马当前起飞,毛乐乐跟上,李海最后。

    全油门松刹车滑跑加速的时候,李海终于体验到了新发动机的厉害了,这推背感太强烈了!

    推力只是大了一点,但是动力来得非常快!

    李海立即意识到,新发动机的特点是加速性能有了极大的提升。他想起了师父说过的一句话,五代机之外的现役战斗机里,阵风m的加速性能是最佳的,其他的都比不上。

    他师父是飞过阵风m的,有着深刻的体会。

    此时,就他对歼-15B使用的这款发动机的感受来说,其加速性能应该和阵风m相差不多了。

    加速性能是空战中很重要的一项参数,影响到包括瞬盘能力、机头指向速度等方面。

    什么矢量喷口,这会儿也不太香了。

    收起起落架后,李海直接拉个一个旱地拔葱垂直爬升,那强有力的推背感令人着迷。他顺手做了一个滚筒,战机旋转着直刺高空,回头看,大地很快就变成了椭圆形,那视觉令人兴奋。

    “这发动机也太厉害了!”李海忍不住赞道。

    塔台里,朱炜笑着说,“体会到了吧,就生产了八台,全部装机了,你可别学你师父把发动机干报废了,咱们可没有备份的。”

    “那不会。”李海呵呵一笑。

    训练内容很简单,三架战机都有划定的空域,各自在规定的空域里把基础科目飞一遍,目的是把手感也飞出来,尤其是李海,他毕竟离开航空兵部队十个月了,必须要进行恢复训练。

    方圆五百公里都是试验基地的训练空域,必要时报战区空管中心,还能获得一定空域层一千公里直径的空域,怎样折腾都没事。

    李海是使出了浑身解数,把所有基础科目连续飞了三遍,这会儿,洛隼和毛乐乐才飞完第二遍。

    朱炜都呆了,这像是十个月没有接触过歼-15的手感吗,这么热!

    他再一次查看了583号的飞行轨迹,每一架飞机上都是有传感器的,数据是实时传回地面的,塔台上也能看到。朱炜是怀疑李海的动作没有做到位,或者不完整,因此才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完成三次基础科目。

    结果却是让他惊讶的,李海的动作不但很完整,而且完成的质量非常高。

    朱炜不得不承认,李海的实力和天赋,是一点也不逊色于他的师父。

    这小子肯定会请求进行特技动作飞行,朱炜如是想着,暗自决定,如果李海提出请求,他就批准。就李海现在展现出来的熟练程度,完全可以增加难度了。

    然而,让他不解的是,李海又开始了第四遍基础科目的飞行,并没有请求飞特技动作。

    朱炜主动询问,“洞三,需要上点难度飞一飞特技动作吗?

    “报告塔台,我再飞几遍基础科目,感觉还差点火候。”李海回答。

    朱炜于是明白了,李海这是在找手感,体会与战机的融合,什么时候做到人机合一,目的也就达到了。

    这小子头脑很清晰。

    “洞四,你要尽快适应战机,你好几个动作完成度是不太行的。”朱炜看了毛乐乐的战机三位轨迹之后,提醒道。

    毛乐乐瓮声瓮气地回答,“明白!”

    起飞后他的确是有一些不适应的,原因很简单,这款战机和他此前飞的歼-15a完全不一样。飞控系统、动力系统,天差地别,说是一款新式战机都不为过。

    好几次油门过大导致动作变形,好几次操杆的幅度过大,导致动作的完成度很难看。

    就操控而言,给他的感受就是,歼-15a是蓝牌小货车,歼-15B是小轿车,不可同日而语。

    而就动力系统而言,歼-15B在他手里犹如一匹野马,需要时间来驯服。毛乐乐到底是第二期生长班飞行员的佼佼者,十几分钟后就适应了这匹野马,不过距离驯服,还是有些差距的。

    朱炜的提醒无疑给毛乐乐增加了许多压力,不过毛乐乐很快就调整好了心态,稳扎稳打起来。强悍的抗压能力,是飞行员的必备素质。()

    <!-- 翻页上aD开始 -->

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