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蜀汉之庄稼汉 首页

关灯 护眼     字体:

正文卷 第1031章 关家

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

    笔趣阁 最新永久域名:www.biquge001.com ,请大家牢记本域名并相互转告,谢谢!

      大汉这一次出兵伐魏,除了永安和南中还留有一些守卫部队,汉中还有两万戍卫拱卫天子,防备贼人逆汉水而上。www.biquge001.com

      剩下的其他地方,兵力几乎都是抽调一空,就连锦城都不例外。

      可以说,这已经算得上是举国之力。

      只是这一次被大汉上下寄予最大希望的伐魏之战,从一开始就充满了压抑。

      丞相大军被阻于五丈原,凉州大军沓无音讯,陇右大军被逼得退守萧关……

      三路大军,没有一个好消息。

      而汉中,则是承受着最大的压力。

      不但是因为天子驻跸于此,还因为汉中正北方的关中,就如同一个巨大的阴影,从大汉立国之初,就一直笼罩在汉中的头顶上。

      无论是拿下陇右,还是经营凉州,最终还是为驱散汉中头顶的乌云做准备。

      只有还于旧都,大汉才算是真正有了复兴的资格。

      反而言之,如果举全国之力都没有办法驱散这个乌云。

      那么大汉这些年来好不容易才树立起来的信心,就会被击溃大半。

      正当大伙觉得希望越大,失望越大的时候,接二连三的好消息就突然爆发了出来。

      “丞相退司马懿,破魏贼数万精锐中军于五丈原,逼降陈仓、汧县……”

      “姜将军攻破桥山,已从北面进入关中……”

      “冯君侯转战万里,灭四万胡骑,攻破并州,挥师河东……”

      汉中这十余年来,由南乡发展开始,再到天子留守,已经成为大汉的实际中心。

      更别说这些年来,南来北往的客商,有不乏见多识广之辈。

      听到这些消息后,不少人顿时就惊呼起来:

      “如此说来,大汉岂不是已经把关中包围了?”

      “啧啧!怨不得这大半年来,一直没有什么消息,原来就等着冯君侯绕路河东呢!”

      “可不是么?若是荆州还在,这魏贼,怕不是要被全部堵在关中?”

      人群里响起一阵叹息声。

      荆州的话题,在以前是一个敏感话题。

      上层不想谈,下面的人不敢谈。

      但随着大汉这些年在前线的不断胜利,还有汉中忠义祠的设立,“桃园三结义”、“忠义世无双”的传说越发深入人心。

      大汉上下,已经不再忌讳谈论这个问题。

      “哼,若不是吴国鼠辈……”

      “悄声,吴国现在可是大汉的盟国呢!”

      “嗤!”有人冷笑一声,“大汉出兵大半年了吧?这关中都快打下来了,盟国的出兵呢?”

      “不是说已经从巢湖出发了么?”

      “大汉仗都快打完了,吴人才出发?”

      “若不是消息传过来,我们自己都料想不到关中会打成这个样子吧?吴人恐怕就更想不到了。”

      有“民间智囊”在高谈阔论,“我看啊,吴人就是想要看大汉与魏人两虎相争,从而渔翁得利。”

      “哎,你这话恐怕说中了吴人的心思啰!只不过啊,这虎倒是有一只真虎,可惜利倒未必得利!”

      “谁说不是咧!要说啊,大汉朝中诸公,还是有高人的,说不定早就料到了,就是不想让吴人占便宜,所以才会这么打关中!”

      众人皆是会意大笑起来。

      所谓真虎,指的就是关老君侯的四子,关索。

      听说这一次冯君侯就是派关索为前锋,一路铁骑所向,无人能敌,凉州大军这才得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,挥师河东。

      当年关老君侯乃先帝虎将,这关索,算是虎将之子,送一个虎子之称,倒不为过。

      有人嘿嘿一笑:

      “当年关老君侯从南边逼许昌,现在关四郎从北边逼洛阳,这关家,不愧是大汉忠烈啊!”

      “以前只听说关家有二子一女,没想到居然还有一个四子。”

      “说是荆州之变的时候,关索年纪尚小,被送至乡野隐姓埋名,后来稍有年长,这才想着法子回到蜀中。”

      “对对对,我还听说,这关索是关家庶子,所以这才被遗弃在了荆州,南征的时候,就一直跟在冯君侯身边……”

      这倒不是完全胡说,毕竟兴汉会在最初的时候,可不就是一群家族次子或者庶子组建起来的么?

      怪不得能跟在冯君侯身边呢。

      有人啧啧有声:

      “怪不得,原来是个有气运的,怕不是得了冯君侯的悉心教导,怪不得!”

      冯君侯才智双绝,乃是大汉新一代的领袖人物,关家四郎能常年跟在身边,定然是学到了不少本事。

      看看现在的兴汉会,次子庶子什么的,重要么?

      有人突发奇想:

      “倒是从未听说关家还有第三房娘子,所以这关四郎,是不是尚未娶妻啊?”

      众人中有人似乎若有所思。

      “想什么呢,人家娶不娶,也轮不到你们关心。”

      “我们是关心不上,但有人关心啊!”

      民间智囊的话,有的可能是臆想,但有一些话,确实也说中了他们眼中某些人的心思。

      由目前的消息看来,大汉能不能平定并州河东可能不好说,但收复关中那是极大概率的事情。

      这已经算是一次空前的大胜。

      可以想像,只要拿下关中,那么此次大战过后,天子必然会进行大封赏。

      到时候谁也不知道会冒出多少个朝堂重臣或者未来的朝堂重臣。

      只要有心想再进一步的人家,谁敢忽视这一点?

      这一战中,丞相和冯君侯自然是最大的功臣。

      丞相就不必说了,一心为国,公正严明,谁要敢去丞相府上搞一些魑魅魍魉,怕不是要被打出门来?

      至于冯君侯嘛,不但深得天子与丞相同时信重,而且在内有虎女镇宅,在外有女官侧伺。

      非关张二家这等家世,难有资格登门攀附。

      唯一可以入手的,也就是冯府的妻妾数量似乎少了些。

      只是冯君侯向来不好女色,不似一般的权贵豪族,喜欢在府上蓄养歌伎舞伎。

      听说朝廷赐给冯君侯的三个媵妾位置,到现在都还有一个空位。

      不过看看冯府的两个媵妾,一个控制着大汉近半纺织工坊的运作。

      另一个就更不用说,整个大汉,不知有多少学子见到她,都要喊一声梅先生。

      由此看来,就算是冯府媵妾的位置,那也不是一般女子所能惦记的。

      不过不要紧,攀不上丞相与冯君侯的关系,难道还攀不上别人的关系?

      比如那个领军突破桥山,有可能是第一个到达长安城下的姜维。

      这个第一,很重要,非常重要。

      因为这意味大汉两代人矢志还于旧都的愿望,已经是触手可及。

      还有自然就是那个被称为将门虎子的关索。

      巧了,听说关四郎是庶出,这些年又跟在冯君侯,一直没有娶妻成亲。

      关将军这是为大汉出生入死,耽误了自己的终身大事啊!

      将士们在前方为国征战,这后方,也需要有人帮他们打理家务才行,不是吗?

      也不是为别的,就是为将军们一片忠心所感动……

      关兴的嫡子关统,还没有正式束发,但这些天里,却是亲自接待了不少有头有脸的人物。

      待人接物皆是可圈可点,让上门的客人称赞说是关家后继有人。

      君侯府嫡子在送走所有客人,关上府门后,脸色开始发白,手脚哆嗦。

      这些来关府拜访的客人,话里话外都在打听自己那位威名远扬的四叔。

      但身为关家嫡子,关统自然知道,自己压根就没有四叔。

      因为嫁入冯府的三姑就是大人最小的阿妹。

      现在好啦,全天下都知道关家有一个虎子关索。

      大伙现在都上门打听来了,就想知道,深得冯君侯宠爱的关家四郎,是不是真如外头传的那样,还没有成亲?

      这叫什么事?

      成什么亲?

      和谁成亲?

      “兄长,没事吧?”

      关兴庶子关彝关心地问道。

      关统深吸了一口气,稳住心神,摇头苦笑:“无事。”

      两个半大小子相互扶持着走回府后,关统终是不过十余岁的孩子,就算再怎么年少老成,也是经不住这等仗势。

      他终是忍不住地说道:

      “二郎,你说,现在外头到处都说我们家有一个四叔,你说,我们家是不是真的有一个四叔?”

      关彝脸上也不知是哭还是笑:

      “大概,可能是有的吧?”

      关统拍了拍脸,又晃了晃脑袋,让自己清醒一些:

      “我这是太累了,所以胡言乱语,先容我先去休息一番。”

      “兄长,这样下去恐怕是不行的,明日我们府上不如闭门谢客,我陪兄长你到外头转转,散散心。”

      关统叹了一口气:

      “就怕有人说我们关府一得势就看不起人。”

      关彝却是旁观者清,但见他微微有些冷笑:

      “我们府上落魄的时候,那些人有替关家说过一句话?没有背后诽谤关家就不错了。”

      “我们关家现在重新起来了,难道反而需要这些人帮忙说话了?”

      关统一听,眼中就开始恢复清明,他有些狐疑地看向关彝,若有所思。

      “别看这几天来,我们府上车如流水,马如游龙,但这些人家,又有几个是朝中说得上话的?”

      说到这里,关彝压低了声音:

      “也就是什么都不懂的家伙,才会在这种时候眼巴巴上门,就是存了欺负我们年纪小,以为我们不明白这里头门道的心思。”

      听到关彝这一番剖析,关统这才恍然大悟:“此言甚是有理啊!”

      他看向自己的庶弟,感叹道:

      “二郎,想不到你竟有此等见识,比为兄强多矣!”

      关彝嘿嘿一笑:

      “吾何来这等本事?不过是有人说与我听罢了。”

      关兴脱口而出地问道:“何人教二郎?”

      “四婶。”

      “四婶?”关统有点蒙,“什么四婶?”

      “就是四叔的娘子。”

      关统顿时目瞪口呆:“什么四叔?”

      “就是外面一直在说的四叔啊。”

      关统目光呆滞,不可置信地看向关彝,喃喃地问道:“那你刚才……不是,我们真有一个四叔?”

      关彝叹了一口气:“我也不知道,不过四婶都已经出现了,想来四叔应该也是有的吧?”

      关统怀疑自己是处于梦中:“四婶……出现了?”

      关彝点了点头:

      “是的,兄长在前厅接待客人的时候,她就悄悄过来了,如今正在偏厅等着呢,这是她送过来的信。”

      关统看到信封上熟悉的字迹,忙不迭地拆开。

      哪知当他看完,已是双眼无神,脚下如同踩在浮云里,有点飘浮不定。

      自称关家四婶的女子看到关统这般模样,不禁皱眉:

      “汝好歹是关家嫡子,怎么成了这般模样,也不怕被人看了笑话去!”

      关统才一见到自家“四婶”,就被数落一顿,连忙强行打起精神,定眼看去。

      但见这个女子身材小巧,不过是堪堪与自己一样高,不过容貌却颇是动人。

      明眸善睐,顾盼之间,水波自起,靥辅承权,含辞未吐,有如精灵。

      看到这个女子的真面目,关统不禁啊地一声,身子晃了晃,小小年纪的他,似是禁不起这个事情的冲击。

      “花……花……”

      “叫四婶!”

      花鬘抬了抬下巴,坐到椅子上,老气秋横地对着关统与关彝二人说道。

      兄弟俩面面相视,呐呐不知如何开口。

      花鬘见此,大是不满,哼了一声:

      “若不是受人之托,我才懒得管关家的事,既然你们不愿意叫,那我走啦,以后有人追究起来,可不怨我!”

      她倒是干脆,说走就要起身离开。

      关统哪里还敢让花鬘就这么离开?

      “花娘子请留步!”

      “嗯?”

      花鬘侧头看了看他。

      关统低下头,深吸了一口气,硬着头皮喊了一声:“四婶请留步。”

      花鬘听到这个称呼,也不知是想起了什么,脸上悲喜变幻莫测,最后还是怏怏地坐了回去。

      “呐,现在外头都在传关四郎的事情,以后真要有人问起你们来,你们就直接应下来,说府上确实有一个关索关四郎。”

      “关索关四郎”这几个字,花鬘是闷着一张小脸,咬着牙说出来的。

      “不过这个关四郎,他乃是关府庶出,南征那时起,就一直跟在冯君侯身边。”

      “也正是在南征的时候,他遇到了我,”花鬘说着,指了指自己,“然后我跟他不打不相识,最后结成了夫妻。”

      花鬘有着南蛮阿妹特有的直爽,说起这种事,竟是一点也不害羞甚至还有点咬牙切齿。

      “别人要是再打听起,你们就只说自己是小辈,不便多说。”

      天下大乱,妻离子散,哪一家突然多出一个亲人,这都是很常见的事。

      关家庶子,娶了孟获之女,也不算什么稀奇事,更不是什么大事,听起来也是合情合理。

      只是事情临到自己头上,莫名多出一个四叔,同时还多出一个蛮女婶子,让关统终是有些忍不住:

      “这是为何?为何要这么做?”

      花鬘没好气地说道:

      “我怎么知道?不过这个事情,据我所知,还是凉州那边的安排,只不过你家大人也同意了。”

      关统鼓起勇气问道:“那……那花……嗯,四婶为何又甘愿如此?这名声……”

      花鬘撇撇嘴:“我在南边那么大的买卖,多少人得靠我吃饭呢!真要能与关家攀上了关系,高兴都来不及。”

      “再说了,我现在是祝融部的族长,就算是嫁给你们四叔,按部族的风俗,仍是单独领有部族,不一定要进入关家。”

      “所以这个四婶,除了我,还有谁最合适?”

      花鬘给两人交代完结,也不多说,直接就走了,留下关统与关彝两人愁眉对坐。

      “兄长,你觉得,这究竟是怎么回事?”

      “我如何知晓?我现在比你还头疼!”

      “那我们怎么办?难不成真要按那花娘子所言的去做?这对我们关家又有什么好处?”

      “我们关家真要有这么一位战功赫赫的四叔,怎么会没好处?”

      关统站起来,抓了抓脑袋,“只是此事事关重大,我得找人问问。”

      “兄长打算打谁去问?”

      “自然是皇后。”

      关家这些年越发显赫,关统身为关家嫡子,前几年就被定下了与公主的亲事,只待到成年,就会择日与公主成亲。

      对于他来说,突然冒出来的四叔和四婶,乃是关府上的一件大事,他不敢擅做主张,自是想办法问个究竟。

      得知关统请求入宫请安,张星彩笑对阿斗说道:

      “关家之子,虽然才能有些平庸,但性子还算谨慎,知进退,倒也有可观之处。”

      汉家天子有些疲惫地半躺在躺椅上,听到关统求见,只得撑起身子,做出正襟危坐的模样,嘴里却是唉声叹气道:

      “我这才好不容易想躺一会,他怎么就挑在这个时候过来?”

      这两年来,随着相府的分权,尚书台的职能回归,阿斗再没了以前的轻松,每天都要处理不少朝政。

      特别是今年以来,相父领兵出征,天子的工作量更是猛增,让习惯了安逸的小胖子叫苦不堪。

      这大半年下来,原本胖乎乎的圆脸,竟是瘦了一些,再没了以前的喜感。

      张星彩有些欣慰地看着天子,柔声道:

      “陛下若是累了,不若就到里边休息,关家之事,由我来与他说就是。”

      小胖子摇了摇头:

      “算啦,好歹也是一家人,避而不见算怎么回事?关家这个事情,事关荆州,我看看关家小子的反应也好。”

      张星彩点点头:

      “荆州之变,是关家一直都想要迈过去的坎,为了它,关家阿兄与关家阿姊不惜性命,此时看看关家大郎的反应也不错。”

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