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阵问长生 首页

关灯 护眼     字体:

正文 第1172章 因果心术

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

    笔趣阁最新域名:www.biquge85.com ,请牢记本域名并相互转告!

    第1172章 因果心术

    谁也没想到,会是大酋长亲自出手,杀了那个侍卫。www.biquge369.com

    丹雀部众人的脸上,无不残存着惊愕。

    他们心中费解,根本没预料到,事情竟会如此发展。

    可细细思索后,心中又都有了几分了然。

    这场争端的缘由,是由场间那个神神叨叨的古怪少年的“巫祝”身份引起的。

    这是真假巫祝之争。

    但真正争的,其实又不是这个巫祝的真假。

    真正争的……是大酋长的态度。

    众人的目光,在丹别和丹朱两兄弟身上,略作打量,全都默不作声。

    少数心思通明的人,默默看了眼墨画,心中感叹道:

    “好运的小子……”

    哪怕这番“预言”成真,他们也并不会真的以为,墨画就是“巫祝”了。

    墨画的“预言”,是大酋长刻意实现的。

    换而言之,是大酋长在“怜惜”他的性命。

    从这方面说,他其实是沾了丹朱少主的光。

    大酋长偏爱丹朱少主,也不想让自己的两个儿子再起争端,这才亲自出手,以一个侍卫的性命,了结了这段争执,并“验证”了墨画的预言。

    明眼人都能看出来,墨画这完全是“误打误撞”。

    是大酋长给他面子。

    所谓神主的“启示”,也只是他在给自己脸上贴金。

    再者说,一个年纪轻轻,嘴上无毛的小白脸,怎么可能会是巫祝?

    又怎么可能会是侍奉神明的仆人?

    但无论怎么说,如今他的身份,已经得到了大酋长的认可。

    哪怕在场没一个人,真的认为墨画是巫祝。

    但只要得了大酋长的口谕,至少在丹雀部,在明面上,墨画便是货真价实的巫祝,享有特殊的待遇,没人敢否认。

    这场赌约,就此结束。

    宴会也就此散场。

    几个下人上来,将死去的侍卫的尸体拖了下去。

    侍卫的脸上,残留着惊恐,看似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死的,但又或许,他心里也明白,终究会有这么一天。

    只不过他没想到,这一天来得会这么快。

    高台上,那个美艳的侍妾,脸色苍白如纸,拼命抑制着肩膀的颤抖,甚至不敢抬头,看一眼死去的侍卫。

    别人看着,也只以为她是见血害怕,这才花容失色。

    但她心里同样比谁都明白,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。

    她这副惊恐模样,全被大酋长看在眼里。

    大酋长神色不动,但心中似乎颇为满意。

    墨画则目光平静内敛,又有些意味深长地看着这一切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宴席散场,回到客房后,天色已经很晚了。

    墨画盘腿坐在软软的兽皮床榻上,心中回想起白日的见闻,心中有些感叹。

    这个丹雀部的大酋长,看似魁梧雄壮,四肢发达,但城府却很深。

    而且做事狠辣,该杀就杀。

    只不过他对女妾的态度,墨画觉得有些奇怪,跟他此前认知的有一些出入。

    他是酋长,妾室与侍卫偷情,按理来说,不该是两个人一起杀了么?

    为什么要杀猴儆鸡?

    大荒这里,观念不一样?

    还有,墨画也不太清楚,这个大酋长承认自己是“巫祝”,这里面又到底包含了多少认可?

    他是真的知道了,自己有身为“巫祝”的本领?

    还是只是……在顺势而为?

    究竟是他要杀侍卫,被自己算出来了?

    还是自己的预言,让他动了杀心?

    这种人心和因果,互相勾连,“衔尾蛇”一般的逻辑,让墨画心里,对“因果”产生了很微妙的感悟。

    因果究竟是客观的,还是对人心的显现?

    若是客观的,那按理来说,无论如何,大酋长都会杀了那个侍卫。

    若是人心作祟,那是不是意味着,自己若不说出这个“预言”,引动了大酋长的杀心,那个侍卫,就不会死?

    墨画皱眉寻思,心有所感。

    天机因果,或许也只是一种预兆,是一种“启示”,但并不是一种“答案”,更不是机械的铁律。

    在学天机因果的同时,不可忽视人心。

    甚至因果本身,就包含了人心的重重变数。

    人心难以捉摸,因果才会变化万端。

    而这丹雀部,很多人心思都挺深的。

    大酋长之所以能做大酋长,也绝非看上去,“好色”“雄壮”那么简单。

    丹朱的三哥丹别,其实也不简单。

    至少在席间,他果断地抓住了机会,想以“僭越巫祝”的罪名,除去自己。

    虽然这个计谋,说不上太高明,但墨画可是刚来没多久,第一次见到这个丹别。

    不过吃几口饭的功夫,这个丹别就开始有计划地针对自己了。

    而且用的借口,的确无懈可击。

    譬如说自己是个“骗子”,是个“假巫祝”,在哄骗丹朱……

    能谋,能断,敢想,敢干,时机抓得很准,话也说得有根据。

    虽然最终没达成目的,但就事论事,这个丹别,也的确是个“人才”。

    而且丹别对丹朱这个弟弟的态度,也挺耐人寻味。

    若说不关心,肯定是假的。

    他比丹朱,大了近一百岁,从小看着丹朱长大。

    丹朱又如此善良俊秀,他作为兄长,不可能不心生疼爱。

    但若说不忌惮,不排斥,肯定也不可能。

    再疼爱,那也只是小时候,一旦丹朱成长起来,天资如此惊人,如此受族人爱戴,丹别不可能不心生嫌隙。

    有些事,根本不是他能控制的。

    这两种情感,丹别身上都有,甚至有些时候,他明显也拿捏不住内心的向悖。

    只是,这种“摇摆不定”,终究有个期限。

    到时候,丹别怕是也要被形势逼着,不得不去做抉择了……

    在权力面前,人心终究是微弱的。

    墨画默默思考至此,忽而一怔,不由往更深处联想道:

    丹雀部在蛮荒,是一个人数众多的大势力。

    大势力的核心,是权力。

    但权力的载体,是人。

    而人的根本,是心。

    一切归根结底,还是要落在“人心”的角度来看,以人心为枢纽。

    人世间天机因果的流转,也在变幻莫测的人“心”。

    而人的心,又与神一体。

    心相,融于神魂,神魂寄于……

    神识?!

    仿佛晴天霹雳一般,墨画瞳孔一震,豁然间想通了什么。

    他好像隐隐约约,将毕生所见所学的,那些天机神识人心之间,看似各成体系,且深奥难言的修道学问,敲破了一层壁垒,串联在了一起,彼此勾连成了一个,模模糊糊的,以神识为基础的大道体系。

    这个设想,太宏大了。

    可恰恰是因为太宏大了,墨画细细想去,便如一头扎进了浩瀚无边的海水,又有些茫然。

    他只是抓住了一丝线索,但却无法落实。

    墨画隐隐猜测,他对道的“设想”,应该是对的。

    但问题是,他现在的修为境界,人世阅历,和对各种修道法门的掌握,都还太浅了。

    他的人生“底蕴”,还不足以贯彻他的“道”。

    他现世的经验,也不足以为他的道做注脚。

    “还是要多看,多学,多修行……”

    “多接触客观的人和事,思考人世的因果和法则,去体会人心,去推衍矛盾,去改变人世苍生的因果,知行合一……最终贯通一切,融成自己的‘大道法则’……”

    很多道理,墨画此前只是在脑海中考虑。

    但想的东西,都是虚妄的。

    进入蛮荒,躬身布道,又经历这种种事件,看到天机变化,因果人心在“现实”的显现,墨画这才对自己的道途,有了更清晰的认知。

    乃至于对“虚实”,也有了更深的顿悟。

    “知是虚,行是实……”

    “由知到行,便是由虚到实。”

    “知行合一,便是虚实合一。”

    “只知不做,便打不破‘知行’之壁,破不掉‘虚实’之障……”

    墨画取出玉简,将这份心得感悟,牢牢记下。

    “神识,心,人,势,因果,天机……”

    “知行,虚实……”

    这些概念,墨画如今还只是粗浅地理解了,但总有一日,他要将一切,全都融汇贯通,自成一脉,直指大道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之后的数日,墨画在丹雀部的日子,便暂时安定了下来。

    有了大酋长的认可,墨画身为一名尊贵的巫祝,自然受到了礼遇。

    丹雀部的族人,对墨画的态度,也颇为恭敬。

    当然,这种恭敬,也只是表面。

    他们这些部众,只是不敢忤逆大酋长的权威,才将墨画当成巫祝,以礼相待。

    但他们心底,大多只将墨画当成了一个“招摇撞骗的小白脸”。

    便是丹朱麾下的一众长老和护卫,心里其实也深深怀疑,墨画可能是个厚脸皮的“大忽悠”。

    唯有丹朱一人,是真心认可墨画,心里也是真的觉得,墨画身上有非凡的地方。

    此后的数日,墨画也与丹朱,有过不少交谈。

    但这些交谈中,墨画就没再提那些尖锐的问题了。

    也不会再提及,大荒蛮族吞并,本质上是互相奴役,部落内上下尊卑,本质上仍旧是一种压迫和剥削。

    这种从根本上,就互相矛盾,你吃我的肉,再喝我的血的事,是永远达不到所谓的,强盛富足的愿景的。

    这种事,提一遍就行了。

    能在丹朱的心里,埋下一颗种子就好,让他自己慢慢去想,慢慢接受,慢慢消化,从而深植在心里,生根发芽。

    除此之外,说多了也没用。

    因此,之后的相处,墨画都“温和”了许多,说的话也更容易被吸收。

    谈及一些命运因果,部落大局,部族民生,阵法改良,人心教化的事,都让丹朱受益匪浅。

    当然,除了修为境界。

    毕竟墨画只有筑基,而丹朱却是个二十岁结丹的天才。

    在金丹面前谈结丹,墨画就是给自己找不自在。

    因此,他闭口不谈修为的事。

    偶尔谈及金丹,墨画就闭口不言,只一脸高深莫测地看着丹朱。

    丹朱被墨画这么看着,便有些惭愧。

    心道巫先生是一位虔诚的“巫祝”,关心的也是苍生的大计。

    跟他谈,修为这种“小事”,还是结丹这种,举手之劳的“小事”,的确有些狭隘了。

    丹朱也就不在墨画的面前,再提“金丹”的事了。

    而只要不提金丹,以墨画的见识之多,阅历之广,经验之丰,心性之复杂和阴险,神识之深厚和敏锐。

    他这个筑基,做丹朱的“先生”,实在是绰绰有余。

    丹朱也很有悟性,基本墨画说什么,他都能明白,甚至还能举一反三。

    两人的关系,便有点“亦师亦友”的融洽。

    而经过一段时间相处,墨画意外地发现,他对丹朱的认知,其实也是有偏颇的。

    丹朱是一个,单纯善良的人。

    但其实,严格地来说,丹朱并不“单纯”。

    他是聪明的,敏感的,甚至很多事情,丹朱的心里,比谁都清楚的。

    包括,他父亲对他的看重与不满。

    看重他的天赋,不满于他的优柔寡断。

    他的兄长,对他的关爱和隔阂。

    因为兄弟之情,而生出关爱,又因为酋长之争,而生出隔阂。

    部落族人,对他的赞扬和嫉妒。

    赞扬他的天赋和爱心,同时深深嫉妒他这个少主,一生下来,什么都不做,便拥有常人一辈子都难以拥有的一切荣华眷顾。

    这些事,丹朱心里都明白。

    但又因为“善良”,而不愿,不敢去想。

    他发自内心地,还是希望,这个世上都是好人,大家都能友好相处。

    他不愿去揣度别人的恶。

    不愿把别人当成“坏人”。

    甚至,墨画发现,丹朱内心深处,对自己这个“巫先生”,其实也是疑惑的。

    托梦,偶遇,所谓的神主的启示,这些都太过巧合。

    丹朱应该本能地,察觉到了什么不对。

    但或许第一次见面,丹朱就觉得自己是个“好人”,可以做“朋友”。

    出于对自己这个“朋友”的信任,他下意识不会去想,不愿去相信,这一切,都是自己这个巫先生,在“处心积虑”地设局骗他。

    这些事,别人看不出来。

    但神识强,心思细腻敏锐,而且因为参悟因果,触类旁通,明白了因果与人心的关系。

    墨画渐渐就能深刻地感受到了,这种人心的本质,也更深层地,看到了丹朱的内心。

    墨画有点心疼。

    丹朱实在是个“好少年”……

    而在丹雀部这个地方,他的结果,其实大概率不会好。

    墨画这次,不用天机衍算,不用妖骨卜术,而单纯以人心,进行了简单的因果推衍。

    人心决定命运。

    大酋长这个人,墨画了解不深,但大抵能推测出,他身为酋长,做事的出发点,必是为了丹雀部。

    若他这个酋长老了,几个孩子,要争酋长之位。

    他即便于心不忍,也根本没办法阻止。

    冠冕堂皇,你好我好的话,说得再多也是屁话。

    酋长之位,终究只有一个,这就是最残酷的现实。

    他也不能,给每个儿子,都封一块封地和部落,让大家平分。

    这样一来,无异于将丹雀部一分为三,部落只会就此分崩离析。

    毕竟现在,道廷与大荒的仗还在打。

    战火不知什么时候,就会烧过来。

    这个时候“分家”,无异于“找死”。

    因此,他必须要在几个儿子之中,选一个修为,心性,手段都强的人,来做丹雀部酋长。

    否则,在如今战乱的局面下,丹雀部的存亡确实堪忧。

    蛮荒这里,没有所谓的“嫡长子”继承,一切尊奉野蛮的法则,谁强,谁能服众,谁就能做首领。

    可“强”这个概念,并不单一。

    不是个人修为强,就一定能做好首领。

    丹雀部大酋长的三个儿子中,大儿子勇武,三儿子精明,四儿子天赋极高,其实都是人中龙凤,但同样都不是没有缺点。

    大儿子勇武,对外征战,功绩赫赫,但脾气暴躁,不喜琐事。

    三儿子精明,对内权谋,可平衡各方利益,但心机略深,难顾大局。

    四儿子得天独厚,天赋惊艳,人心所向,可又太过善良。

    选谁都行。

    但不选谁,同样都没问题。

    手心手背都是肉,站在大酋长的位置上,的确很难抉择。

    一旦选错了,必然纷争不断。

    可若拖着不选,反而会招致更大的灾乱。

    他不选,那三个儿子,便互相残杀,杀到只剩一个,那不选也得选了。

    看似残忍,但却是现实。

    人心抵挡不住权力的吞噬。

    墨画按照现状,推衍出的结果,大抵也是如此。

    大少主丹赫,在外领兵打仗,墨画没见过,不知他的心迹。

    但三少主丹别,墨画见过,对他的心思,也有几分了解。

    丹别的心,如今在“兄弟之情”和“权力之争”间摇摆不定。

    他不好做选择,但局势会推着他,一步步向前走,直至做出最冷漠的抉择。

    他不选,他身边的长老,臣族,亲随,护卫,也会逼着他选。

    他的因果,大抵是确定了的。

    他的心,也会驱动着他,走向自己的命运。

    而最痛苦的,其实是丹朱。

    丹朱的心聪慧,而且善良。

    摆在他面前的,几乎也是两条路:

    保持自己的善良,在权力之争中落败,最后要么臣服,要么死亡。

    以他这惊人的修道天赋,哪怕选择臣服,最终也只能是死。

    他的两个兄长,于情于理,都不可能放过他这个“天才”。

    而他若选另一条路,便会彻底斩断内心的善,与两位兄长刀刃相向。

    以他的聪慧和能力,若真的不择手段,大抵是能杀了他两个兄长的。

    但这样一来,他便不再是丹朱了。

    他内心的善,会彻底泯灭,在鲜血淋漓中,变得冷酷而残忍,从而成为一代,弑兄夺位的枭雄。

    从某种意义上,这两条路,对如今的丹朱来说,都是很可悲的。

    而这一切,现今都还处在“萌芽”阶段。

    丹雀部的普通修士,不知天机因果,大多也察觉不到。

    这种权力和兄弟间的厮杀和残忍,尚在潜伏期时,笼罩着一层“温情”的面纱,征兆并不明显。

    但随着时间推移,一切矛盾,都会渐渐激化。

    各自的因,会转变为各自的果。

    所有人,都会走向注定的命运……

    这也是部落间,频繁上演的常事。

    墨画的眼中,火光朦胧,已经隐约能看到,因果的预兆中,丹雀部落被业火笼罩,手足间厮杀的鲜血,染红部落图腾的画面了……

    <!-- 翻页上aD开始 -->

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