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最新域名:
www.biquge85.com ,请牢记本域名并相互转告!
第1318章 慕容兄弟(月票加更4)
清河郡崔氏的某个庄宅内,邵勋仔细欣赏着他家的苑囿,
入眼所见是一片松林,长在稍高的地面上,崔家人称之为山,但清河处在大平原上,
哪来的山,就是片高地罢了。
www.biquge900.com
「山」上有几间院舍,看起来比较古朴,这是为了满足崔氏子弟「隐居以求其志」的心理需求。
「山」下则是大片的竹海,石径深入其中,隐约可见凉亭。
夏日风起之时,竹声涛涛,坐于凉亭之中,可「镇己以静其躁」。
稍远处则碧波荡漾,岸边拴着小船,湖中栽满了荷花,还养了鱼。
妙哉,士人「亲鱼鸟」、「乐林草」的志趣真不是盖的。
嗯,邵勋问过,人家崔氏拿出了晋泰始年间的地契。也就是说,这个庄园历史比较悠久了,不在度田范围之内。
等哪天开始清理永嘉之前的土地,才会讨论这个庄园的去留。
不过考虑到魏普是和平禅代的,曹魏时的士族与司马晋时期大同小异,手握曹魏地契的豪族也不少,邵勋又不是没见过。
要想真正清理一遍,还得再下苦功。
邵勋在前头走来走去,赵王、蜀公、汉王、宋公、凉城郡公以及侍中刘闰中、给事中桓温、散骑常侍段末波、秘书郎王羲之紧随其后,而在四人后面,又有鸿胪寺丞荀序及慕容鲜卑使者慕容评、皇甫真二人。
邵勋走到湖沼边的时候停了下来,转身看着慕容评,道:「使者带来了五十匹骏马,
甚合朕意。不过令兄若止这点诚意,怕是不够。」
慕容评闻言,立刻上前几步,道:「家兄愿自去晋廷册封之王号,向大梁称藩。」
「还有呢?」邵勋问道。
「用大梁年号,岁修职贡。」
「还有呢?」
「愿以子为质。」
「还有呢?」
慕容评一,道:「可遵奉大国号令,征讨不从。」
邵勋听完,冷笑一声。全是表面功夫,糊弄人呢。
「慕容可愿入朝?」邵勋问道:「若入朝,朕可授其卫将军,世享富贵也。」
慕容评心下一惊,道:「我主夙夜忧思,惟恐不称藩职。今蒙天子垂恩,赐以卫将军之重号,敢不稽首以谢?」
「那就是愿意了?」邵勋追问道。
慕容评无奈,只能说道:「然边塞诸夷未宾,高句丽寇边未息。我主旦夕巡边,创痕遍体,实恐病躯难奉天颜。」
「哦?真病了?」邵勋脸上满是玩味的笑容。
慕容评含糊道:「愿以世子偽入侍,代父效犬马之劳。」
邵勋大笑道:「慕容真是做大事的料子,世子说舍弃就舍弃了。」
「陛下何出此言?」慕容评低下头,说道:「我主恭谨事奉大国,陛下又是宽厚仁德之人,世子便如沙漠汗一般,定然无事。」
给事中桓温见到邵勋眼色,上前行了一礼,道:「卫将军之重,非卧镇边睡者可虚领。卿主若诚心奉诏,当效窦融故事,单车来朝。陛下宽仁,可遣太医入卫将军府详加诊治。如此君臣相得,岂不美哉?」
皇甫真闻言,亦行一礼,道:「我主之所以不敢暂离鞍马,实为陛下守此东门。今辽东诸夷角立,高句丽窟穴未毁,若效窦公故事,是使天子东藩溃于蚁穴也。」
「无妨。」邵勋说道:「辽东军务朕自遣大将代之,民事则由平州刺史打理。慕容径入朝可也。」
说到这里,他也不想磨嘴皮子了,直接说道:「使者可速回。朕以三月为期,六月底之前入朝,则朕自罢兵也。若不入朝,便是叛逆。叛逆是何下场,卿当自知。」
说到这里,他对荀序示意了一下。
荀序领命,对慕容评、皇甫真二人说道:「使者请随我来。」
二人无奈,随荀序而去,很快来到了一处独立的小院内。
院中立着一人,赫然便是扬武将军慕容翰。
荀序对二人一笑,掩上院门」,悄然离去。
慕容评有些吃惊,失声道:「阿干!」
慕容翰看了他一眼,叹道:「见了你,我便知三弟心中怕了。」
慕容评无语,皇甫真则悄悄打量着慕容翰,发现他竟然比出逃那年胖了「事情进展到哪一步了?」慕容翰问道:「我听闻千年(慕容仁)败而不溃,还在辽东?」
「是。」慕容评回道:「梁兵渡海而来,屯于城下,大战之时,矢如雨下,诸军莫敢逼,令千年逃回平郭。」
「这一招踏冰而击着实出人意料,若我在平郭,临战时有人倒戈,军心动摇之下,怕是也要惨败。」慕容翰说道:「三弟既没能击败千年,便知天命已失,再打下去,不会有好结果。」
「大兄你竟这么看?」慕容评惊讶道:「数百里辽泽,泥淖难行,只需稍稍拖延数月,入秋之后,梁人便要退兵,不是不可以守的。」
慕容翰抬眼看了他一下,反问道:「既信心如此之足,为何还来此地?」
慕容评不能对。
「都督此言差矣。」皇甫真说道:「燕王(慕容)也只是不忍生灵涂炭,故欲消弹一场兵灾罢了。」
「事已至此,有些空话就不用多说了。」慕容翰皱了皱眉,不悦道。
皇甫真苦笑一声,不再多言。
慕容评则压低了声音,小声道:「大兄可愿回到棘城?若有机会出逃,三兄愿既往不咎。」
有那么一瞬间,慕容翰有些心动。
不过他很快叹道:「我两个儿子还在汴梁。再者,回去又能怎样?到了这会,连宇文氏都没能攻灭,与高句丽的仇怨也不小,辽东还有千年举兵相抗,没机会的。」
慕容评感觉有些奇怪,忍不住问道:「大兄你的顾虑怎这般多?梁国的兵很厉害吗?」
慕容翰不知该怎么解释,只能用他们听得懂的话说道:「你觉得宇文氏的兵如何?」
「不怎么样。」慕容评说道。
「那么这么多年为何没能灭掉宇文十二部?」
「不愿死伤太多,故徐徐分化,去其枝干,剪其羽翼,再一击而胜。」
「这不就对了?」慕容翰说道:「宇文部还能出动数万骑,拓跋氏多半也要出兵,我不敢说宇文、拓跋之兵谁更厉害,但大体是差不多的,这么多兵压过来,纵然打赢了,要死伤多少人?与他们战完,诸部疲,伤亡不轻,复与养精蓄锐已久的梁兵血战,又有几分胜算?」
慕容评张口结舌。
慕容鲜卑和宇文鲜卑即便不是仇深似海,离之却也不远。之所以没灭掉宇文鲜卑,不是慕容氏心善,而是出于多方面权衡。
宇文氏不是死人,虽然屡战屡败,可也屡败屡战啊!
不正面冲垮他们几次,人家不会轻易溃逃的,而只要冲杀,无论胜负,都有死伤。
有时候还抓不到什么俘虏,人家提前跑了,白白死伤不少人马。
就算宇文氏不跑了,四面八方和你开战,几仗下来弄死你万把人也不是没有可能。然后你俘虏了他的民众,可一时间难以消化,梁兵又杀上门来了「大兄,按你这么说,岂非死定了?」慕容评泪丧道。
「梁帝怎么说?许三弟称臣了吗?」慕容翰问道。
「梁帝可能觉得三兄不好控制,一定要他入朝。」慕容评说道。
「这就没办法了。」慕容翰摇头道。
慕容评欲言又止。
他其实想问问,如果梁帝让大兄去招抚辽西、徒河的部众,大兄愿不愿意?
父亲在世时,大兄镇徒河(今锦州)多年,拥众数千帐,后来转镇襄平,但老关系还在,若梁帝让他出面招抚,怎么办?
但他终究没有问,没意义。
他现在主要思考着方才大兄说的事,四面合围的情况下,能不能顶住?
其实,大兄有句话是对的,三兄其实也没太多信心,不然就不会派他过来交涉了。
再往深里想,没信心的又岂止三兄一人?昌黎那些部族首领有信心吗?汉人豪族有信心吗?
别搞得大军一至,降者如云,那可就完蛋了。
正午时分,慕容评、皇甫真二人被荀序请走,准备明天遣人护送他们回昌黎。
慕容翰则来到了湖畔。
放眼望去,梁帝邵勋正与石美人在湖畔亭中说笑。
大战将至,他还这般闲适,这是对慕容鲜卑何等的蔑视。
邵勋看到慕容翰来了后,立刻笑道:「元邕,可曾招抚令弟来降?」
慕容翰有些苦笑,道:「臣会再尝试一下。」
「其实一一」邵勋说道:「朕亦知晓,没了慕容鲜卑,也会有别的什么部族冒起。朕实非一定要置慕容氏于死地。若能解甲来降,入朝为官,朕亦不吝官爵赏赐。昨日见到押运粮草至此的符洪了吧?」
「见到了。」
「他家部落被朕迁到了枋头,已然不少年头了,朕也没拿他们怎么样。」邵勋说道:「若慕容氏愿降,朕亦可内迁一部,反正天下荒地多着呢,如何?」
「陛下之意.」慕容翰迟疑道。
「元邕是聪明人,岂不知朕意?」邵勋笑道。
慕容翰沉默片刻,道:「臣愿尽力招降慕容氏族人。」
邵勋摆了摆手,道:「还没到时候。总得先打几仗,打掉一些人的侥幸心理,你再出面,方有成效。下去吧,会有你用武之地的。」
「臣遵命。」慕容翰缓缓告退。
邵勋在原地站了一会,然后一拍石氏的屁股,道:「朕下午要外出行猎,你去帐篷等着。」
石氏哀怨地看了他一眼,应了声是。
<!-- 翻页上aD开始 --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