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最新域名:
www.biquge85.com ,请牢记本域名并相互转告!
第680章 全面封锁,收购屏幕巨头!
“还有那些媒体,把他们相关的人也都清理了吧,没一个无辜的。
www.biquge85.com”
“偏向大众,优先国内人才,共同富裕,就凭这,今后只买星逸科技的产品。”
“那某某真搞笑,真当自己是根葱了?还代表自己家族,拒绝星逸科技的产品,笑死人了。”
“我们X家族正式宣布,没他这号人。”
“对,我们X家族没这样的废物,他屁股有问题。”
……
一时间,网上的舆论完全反转。
而星逸科技这样的人才筛选方式,不一定是100%公平,但也尽最大努力保证了公平!
卡第一学历,让普通人有机会进入星逸科技,从而实现整个家族的发展。
能考上985能力不是问题,又能吃苦耐劳,那在星逸科技的成就基本差不了,年入几十万没压力,几年后年入上百都有可能,也算是实现了阶级跨越。
和知乎人均年薪百万不同,现实中年入三十万,在十年后能超过95%的人。
而在当下,能超过98%的人!
至于年入五十万,十年后超过全国98%的人,在当下超过全国99.5%的人!
这才是真实数据。
至于B乎人均年薪百万,年入三五十万很容易……都特么是扯淡。
这样吹的人,估计银行存款都达不到六位数。
而进入星逸科技,转正后,研发岗起步就是年入20万,一年后年入30万,直接超过了全国98%的人。
可以说是一步登天。
王逸全面限制留子,限制特长生加分,卡第一学历,就是把这种好机会,留给大众,留给普通家庭的优秀人才。
被海龟坑惨的,不只是星逸科技等企业,还有村里。
看上去名校海龟,履历辉煌,论文成绩卓越,号称大拿,众人敬仰。
结果做起手术,频繁出事故,甚至闹出人命,被封刀(暂停手术资格)。
如此一来,今后想要进星逸科技,只能老老实实国内高考,并且要第一学历就要没加分考上985!
这样的筛选方式,也不能说百分百完美,但能杜绝99%的暗箱操作,尽最大可能维护公平!
王逸不觉得谁能高考作弊,然后上985。
真以为都和王逸一样,能二本捡漏985?
当然,王逸本身也是高考地狱难度的省份,不少考一科,也是理科625分+,也是211把里攥,985能冲一冲的实力选手!
这样的实力,不比其他省份985差。
随后几天,这一事件的风波便已经烟消云散,并未引起太多后续影响。
毕竟留学一年的花销就要四五十万,能在二三线城市买一套房子了,注定只是少数富人可以操作的游戏,普通大众根本负担不起。
像是济州东西新城,当下的房价也就四五千,四十五万可以买一套一百平的房子,还能送你一个几年后价值二十万的车位!
这年头大家买房都困难,没多少人能有那个闲钱去送孩子出国留学。
可以说,王逸堵死的只是部分富人子弟的捷径,无关大众,自然不会引发多么严重的后果,反而得到了大众的支持。
只是王逸想不到的是,这一事件刚平息,接着就有很多企业开始跟进。
先是格力董小姐宣布,格力也全面停止海龟背景的录用。
随后有小道消息传出,华为也开始全面限制海龟背景。
还有一些其他企业,虽然不明着这么操作,但实际上都开始这般跟进,都开始卡留子的录用。
只是过去大家不敢直说,甚至不敢一刀切,都怕这事引发社会影响,难以承受。
可现在,眼见星逸科技这么操作不仅安然无恙,还得到了大众支持,村里也没意见!
结果可想而知,各大企业也都开始迅速跟进,开始全面限制留子。
更有甚者完全学习星逸科技,不仅限制留子,还限制特长生加分,华裔、华侨加分。
至于卡第一学历,大家明面不说,但都这么操作。
而且各个大厂,只要是总部和一线城市,都要求第一学历985,这是没办法的事。
非985学历,需要在其他企业做出显著成绩,才能通过内推等方式招录。
无他,筛选成本太高,一个岗位,那么多人投递,没时间一个个面试,只能通过第一学历来简单粗暴地筛选简历。
当然,非总部,非一线城市的门槛就低了很多,211,重点本科,也可以。
因此非985名校的人才,也可以先去分部发展,做出成绩,再去总部。
或者直接回老家所在的分部,直接入职,反而更安稳。
北漂压力太大,更适合那些能成为小牛的存在,能买得起帝都房子,落户帝都。
至于其他人,还不如去二三线城市的分部发展,也方便买房定居。
只是随着其他企业的跟进,也开始限制留子,特长生,这直接对留子形成了全面性打击。
原本被星逸科技拒了,还可以操作去其他大厂。
现在好了,其他大厂招人也开始卡留子,看第一学历,结果导致这些人连其他大厂都进不了。
像是悉尼大学,去年投大厂,建立初筛100%过,最后大概率也能入职。
到了今年,简历初筛都过不了,更别说后面的笔试面试了,想都不要想。
无奈之下,这些留子只能去投递那些少数不在意留学背景的大厂。
这就导致这些不介意留学背景的大厂,收到的简历一半以上都是留学背景。
这让这些不介意的大厂都开始介意。
一时间,各大企业要么全面封杀留子。
要么严格限制,把留子的招录人数从数百人上千人,卡到个位数字。
而这些个位数字的名额,也不是给普通留子准备的,而是给顶级高层或者大股东的关系户准备的萝卜坑!
没办法,堵死所有人,也不能堵死大股东的孩子或者孙子。
可这样的萝卜坑,就不是普通留子能够够一够的。
无奈之下,这些留子找不到出路,要么gap year,开始快活潇洒。
要么去外企,开始祸害外企。
但这一切,就和星逸科技没有关系了。
同时,特长生的限制,也让很多人感到绝望。
用不了多久,特长生的录取就会和留子一样,都被针对。
但短期内,特长生培训的市场还是不受影响,学费依旧很高。
只是随着时间发展,这条路子也会逐步没落。
大家都千军万马过高考独木桥,你们坐着特长生出租走高速,这怎么可能?
洞察力敏锐的家长,已经开始取消孩子的留学计划以及艺术培训班,全部换成文化课培训班,努力冲高考。
可更多的人依旧对这样的变化一无所知,依旧四处找关系,烧钱,送孩子出国。
却不知道,等他们留学完回来时,大概率还不如国内高考毕业生有发展。
对于这些,王逸就没有这再度关注,相反他的目光落在一项收购上。
简子妍递上一份文件:
“董事长,经过一个多月的磋商,我们成功收购LuxVue公司,花了15亿人民币。”
“15亿吗?挺好!”王逸很是满意。
简子妍却是不解:“董事长,LuxVue公司最有价值的就是micro LeD显示技术和专利,但为了这些花费15亿,是不是太高了?我感觉micro LeD成本太高,短期内没有商业产出,未来也未必是主流。”
“子妍,你的想法不错。micro LeD成本高,注定短期内难有产出。但是不代表没价值。实际上,LuxVue除了拥有大量的micro LeD技术和专利,也拥有大量的mini LeD技术和专利。可以让我们的mini LeD研发速度,大幅度提升!”
“不同于micro LeD成本高短期内难有产出,mini LeD技术存在的意义就是取代高成本的oLeD,和低素质的LcD。并且一旦突破,完全可以迅速实现商业化,从而使得我们的面板技术,用LcD的两三倍的低成本,实现接近oLeD的显示效果和素质。”
“原来如此。”简子妍恍然大悟:“那我们要将mini LeD技术授权给京东方,进行开发吗?还是独立开发?”
王逸思忖了一会:“白给京东方也不好,毕竟是花了15亿买回来的。这样吧,我们利用LuxVue的技术和架构以及研发团队,进一步招募人手,打造星逸屏幕研发中心,我们自己研发。有了一定的产出,再和京东方共合作,同打造mini LeD产业链!到时候可以进行分工,驱动和芯片之类的其他核心技术,我们星逸科技主攻!面板生产方面的技术,京东方负责!”
“这样最好,即便京东方不争气,我们也能寻找维信诺等其他合作伙伴!”简子妍笑说。
“没错,把技术和专利都送给京东方,京东方反而难成大器,但这种合作推进,我们掌握核心技术和专利,就能掌握主动权。京东方争气,咱们就和他们合作,不争气,也可以培养其他面板企业。”
亲兄弟,明算账。
哪怕王逸是京东方的第一大股东,都不能稀里糊涂的白送。
王逸很是清楚,白送的东西,最没有价值。
而LuxVue拥有众多mini LeD技术和专利,也有大量的micro LeD技术和专利,星逸科技连研发团队都收购了,完全可以在LuxVue的基础上进行研发。
屏幕这种核心配件,星逸科技必须掌握核心技术!
一旦搞出mini LeD技术,那星逸科技就能像三星、Lg一样,成为mini LeD领域的顶级巨头。
否则今后的星逸电视,星逸平板,都得给三星、Lg交专利保护费。
前世mini LeD领域就是以韩系为主,京东方都是跟随者。
但这一次,星逸科技赶在三星、Lg都没重视mini LeD之前,抢先出手布局mini LeD。
又截胡苹果提前收购LuxVue,直接掌握了大量的mini LeD技术和专利,走在了全球前面。
搞不好这一次,mini LeD领域要以国产为主,以星逸科技为主。
那局面就完全不同了。
到时候,三星、Lg、苹果要么用成本更高的oled,要么给星逸科技交保护费!
为此布局mini LeD研发也就必不可少,尤其是收购了LuxVue,连他们的研发团队也都打包收购了,大可以借此布局,进军屏幕领域。
一旦mini LeD突破,后续还可以研发各种护眼屏幕技术。
有了王逸的指示,仅仅半个月的时间,星逸屏幕研发中心迅速成立。
就位于帝都的星逸科技总部。
自从大量的产业疏导到济州和岛城,星逸科技总部反而空出了一些研发楼。
这些研发楼体积小,没法像写字楼一样容纳数千员工,但用于容纳研发人员那是没问题的。
当然,这些LuxVue带过来的核心人才,也都给解决了绿卡。
看着德州仪器归化员工在帝都的幸福生活和优质待遇,LuxVue的员工对于来帝都基本都没有抵触,反而满心欢喜。
尤其是现在的星逸科技把苹果三星都虐的死去活来,已经成为全球顶级的科技巨头。
LuxVue这种创业型小企业的员工,能进入星逸科技这样的顶级巨头,都相当于一步登天了!
收入、待遇、前景,都比之前在LuxVue好了很多。
因此当LuxVue被收购后,95%的员工都愿意入职星逸科技,都愿意来夏国发展。
没办法,平台更大,给的更多,未来更好,这完全无法拒绝!
因此一切都很顺利。
入职后,众人负责的第一个研发核心项目,便是mini LeD屏幕!
可就在这时候,出了问题。
仅仅三天,星逸屏幕总裁菲罗·肯扬,特便带着三位核心工程师,来到王逸的办公室!
(本章完)
<!-- 翻页上aD开始 --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