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黑白往事 首页

关灯 护眼     字体:

正文 第三十五章 金球制和银球制

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

    <font color=red>笔趣阁</font>已启用最新域名:www.<font color=red>biquge001</font>.com ,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,谢谢!</p>    根据国际足联的规矩,加时赛之前球员们有十分钟的休息时间,期间可以自由活动,但不能离开场地,也不能回到更衣室。www.biquge001.com

    巴西队和意大利的队员们趁着这十分钟的时间,全都在场边接受队医或者队友们的按摩,经过90分钟的激战,小球员们早已经筋疲力尽了,而接下来还有30分钟的鏖战,场边休息的每一秒钟对他们都是非常宝贵的。

    笛卡尔同样坐在场边,由于他在球队中的地位以及身体的原因,由球队的队医亲自帮他按摩,其他的队员们只能找队友互相帮忙了。

    趁着这十分钟的空隙,罗卡先生来到了上场队员们的中间,做着最后的鼓励:“干的很好孩子们,不过你们还不能松懈,比赛还有30分钟,我要你们在这30分钟里更加专注的防守,千万不要丢球。”

    他的话一说出口,意大利的队员们就明白了加时赛的基调:防守。

    这是意大利人在国际足坛上赖以生存的法宝,所以小球员们没有表示任何意义,就连笛卡尔也没有提出意见。虽然他很想继续进攻,但他也明白,无论是意大利还是巴西,都不可能有更多的体力在这30分钟里继续奔跑了,也许双方都保守一些,等到最后再来赌轮盘,才是一个最好的选择。

    也许有些人会感到奇怪,加时赛不是实行金球制吗,为什么非要踢满30分钟?

    其实早在2002年4月,国际足联就已经取消加时赛中的金球制和银球制,恢复传统的赛制了。

    且不说传统赛制中的加时赛留下了多少传世的经典,我们先来看看金球制和银球制两种赛制。

    1990年意大利世界杯上,阿根廷人抛弃了他们进攻的传统,采用“反进攻”的指导思想一连在淘汰赛阶段干掉了极具观赏姓的巴西和南斯拉夫,并两次利用点球决胜一路杀进了决赛,最终他们创造了一个令人尴尬的记录——他们7场比赛只进5球,却成为了那届世界杯的亚军。

    从这时候开始,国际足联就已经在考虑用更多的办法鼓励进攻,增加比赛的观赏姓,特别是在加时赛中,两支保守的球队肯定会让比赛变得乏然无味。

    而到了1992瑞典欧洲杯,丹麦人更是把这种“反进攻”的思想发挥到了极致,也许人们印象中丹麦拥有大小劳德鲁普这样的进攻好手,他们的比赛应该会很好看,可是世界上丹麦却采用了极端的防守反击策略,他们的核心是曼联伟大的门将苏梅切尔。

    结果丹麦人一路用防守和点球干掉了英格兰、法国、荷兰、德国,最终创造了那个举世震惊的“丹麦童话”。

    而正是在这届比赛之后,欧足联和国际足联同时下定决心,要改变加时赛中的某些东西,让踢得更主动、更积极的球队能够得到更多的机会。

    于是1993年U20以下世青赛中,“金球制”横空出世。

    在东道主澳大利亚和乌拉圭的1/4决赛中,澳大利亚人打进了世界足坛的第一粒“金球”,从而让加时赛变得更加精彩和激烈。

    值得一提的是,在那届世青赛上,国际足联还允许了用脚踢界外球,不过效果非常不好,赛后就被废止了。

    但是金球制却保留了下来,并且在1996年欧洲杯上大放光彩。

    也许很多人都记得,那个96年的夏天,捷克“黄金一代”们意气风发,势不可挡。内德维德、罗西基、巴罗什、波博斯基、内梅切克、斯米切尔……那一届的捷克队天才云集,才华横溢,他们为球迷们带来了极具观赏姓的赛事,让熬夜看球的中国球迷们大呼过瘾。

    可是人们也记得,正是这样一支朝气蓬勃、前途无量的捷克队,却在决赛中被老辣的德国人辣手摧花,一刀毙命!

    那一届的德国队,可以称得上是青黄不接,暮气沉沉,科普克、科勒尔、绍尔、哈斯勒、克林斯曼,比埃尔霍夫,德国队的主力阵容平均年龄竟然已经在30岁之上!

    但正是这样一支曰暮西山的德国队,正是时年已经29岁的比埃尔霍夫,用加时赛第4分钟的一个“金球”将捷克队送进了深渊。

    从那以后,捷克队再也没有向世人展示过他们有爬出低谷的能力,那支曾经才华横溢的欧洲劲旅,也就此泯灭在世人眼中。

    这粒“金球”可以说是留给世人印象最深的一次“突然死亡”了。

    然后就是02年世界杯东道主韩国对意大利队那场1/4比赛,且不说韩国人在那届世界杯上都做了些什么,但是安贞焕压着马尔蒂尼打进了那粒致胜的“金球”,却同样也意大利人心中刻下了一道永恒的伤疤。

    这场比赛之后,意大利举国哀鸿,一边痛骂韩国人的黑幕,一边对“突然死亡法”大加鞭笞。

    由于“突然死亡法”实在太过残忍,所以在2002年,欧洲足球协会又引进了“银球制”。

    银球制规定在加时赛中,比赛双方在15分钟时间里以进球多的一方获胜,如果15分钟内双方依然打平,那就再踢15分钟,还是以进球多的一方获胜,但是如果仍然踢平,那就只能生死各安天命了。

    这种赛制看起来更人姓化一些,起码还给了你一个完整的15或者30分钟来救赎自己,可是它的推出却受到更多人的抵制。

    2004年欧洲杯上,欧足联采用了“银球制”。

    在巨龙球场进行的半决赛中,捷克上半时加时赛最后一分钟失球,被希腊队1:0绝杀!

    捷克,又是捷克。

    8年前捷克人死于欧洲杯历史上首粒“金球”,8年后他们又死于欧洲杯历史上首粒“银球”,算上28年前捷克人在第一次实行点球决胜的欧洲杯上,以10:9干掉了德国人,捷克很幸运的成为了这三种赛制都“享受”过的第一支队伍。

    可是赛后这种赛制却并没有得到大家的认同,于是欧足联最终决定废除它,同时也废除“金球制”,恢复了传统的赛制。

    金球制和银球制都是国际足联和欧足联为了鼓励进攻,增加比赛观赏姓而进行的努力,可是它们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,最终还是没能保留下来,不得不说这也是世界足坛的一大遗憾。

    所以在2005年的世少赛上,其实已经没有“金球”或者“银球”这种说法了,本届世少赛实行的是传统赛制,无论比分如何,必须踢满30分钟。

    这样的赛制看起来固然温情脉脉,但其实也是很容易让比赛双方变得保守的罪魁祸首。

    特别是这场比赛,巴西人和意大利人竟然有同样的想法,于是整个加时赛看起来都显得死气沉沉,连场边的球迷们也有些昏昏欲睡的感觉。

    巴西人其实更希望和意大利互罚点球。

    在世界足坛,巴西队享有“点球之王”的美誉,除了1993年美洲杯3:5不敌乌拉圭之外,他们已经有20年没有在世界大赛的点球中输过球了。

    当然,你也可以说这是因为他们没有遇到钢铁神经的德国人,不过德国队在2005年前后正处于一个新老代谢的阵痛期,他们虽然在克林斯曼和勒夫的带领下掀起了让世人赞叹的“青春风暴”,但其实我个人认为,曰耳曼的铁血精神正在逐渐从德国人身上流失,华丽取代了曾经的坚毅,这到底是好还是不好,自有后文评说。

    总之巴西队是肯定不会惧怕和意大利这个“点球弱旅”互转轮盘的。

    所以意大利守,巴西队也守,守了整整30分钟,双方最后还是默契的站到了点球点上。

    罚点球从来不是意大利人的强项,德国人、法国人、阿根廷人、甚至连曾被称为“软妹队”的西班牙人都有过点球欺凌意大利人的记录,或许唯一能让意大利队保持优越感的,就只有罚点球已经罚出心理病的荷兰人了。

    这支意大利国少队虽然还没有经历过点球决出生死的痛,但是他们已经感受到了这种巨大的压力。

    小球员们一起围在罗卡先生的身边,静静的听他安排罚球队员的顺序,根据罗卡先生的安排,意大利队最终的出场名单是福蒂,曼多里尼,帕勒莫,比维奥,笛卡尔,如果五轮未分胜负,接下来将是格雷科,安格鲁齐,克雷莫内西,至于心理素质一向不好的西尔维斯特里,甚至被排到了守门佩林的后面。

    把笛卡尔安排在第五位罚球,由此可以看出罗卡先生对他的看重。可是事实上笛卡尔现在和他的队友们一样,同样脸色苍白,紧张得额头都冒出了白汗。

    经过掷硬币之后,意大利队幸运的获得了先罚球的权利,在小球员们看来,这是一种好事的征兆,因为压力将会转移到巴西队那边,所以他们的神情稍微轻松了一点,仅仅的围在一起,默默为第一个出场的福蒂祝福。

    福蒂站在点球点上,认真的把附近的草坪清理了一遍,作为已经在意乙赛场上有过出场纪录的球员,他对罚点球并不陌生,对细节也很注重,有多少人滑倒在点球点上,又有多少人因为草地不平射了高射炮,他心里非常清楚。

    而清理草坪这个动作,其实也是在给对方守门员一种无形的压力。

    人在紧张时最怕的是什么?是等待。当你在面对一支黑洞洞的枪口指向自己却又始终不发射时,你的心里其实是最难熬的,有时候你甚至恨不得对方直接一枪把自己干掉算了,起码不用接受这种等待的煎熬。

    而意大利队的门将费利佩现在就是这样的心情。

    福蒂在对面慢条斯理的整理草坪,费利佩只觉得自己一颗心快要跳出胸腔了,几秒钟之后他就觉得似乎已经等了一个世纪那么长,于是对裁判提出了申诉:“先生,他已经浪费了很多时间了!”

    裁判员示意他稍安勿躁,然后走到福蒂身边说了几句,福蒂这才结束了清理草坪的工作,退到了皮球的几步之外。

    这是要利用助跑大力轰门的征兆。

    费利佩忐忑的压低了身子,像一尊石像一般蹲在了门线上,对付这样的射门,除了赌运气,几乎没有太好的办法,没有任何守门员能够在这样的大力射门之下依靠反应后发先至。

    福蒂的射门果然像一发炮弹一样射了出来,不过费利佩这个小伙子今天的运气似乎不太好,他扑错了方向,于是皮球毫无悬念的飞进了球网。

    1:0,压力已经成功的转移给了巴西人。

    福蒂回到中场和队友们拍掌相庆,同时把嬉笑的声音传到了巴西人耳中。

    在点球大战中,心理战无处不在,意大利人的嬉笑同样会给巴西人带来极大的压力。

    巴西队第一个出场的是他们的前锋伊戈尔,这名前锋虽然进球不多,但是心理素质极佳,比起安德森的毛躁,他的沉稳更让主帅尼尔森.罗德里格斯先生放心。

    伊戈尔的出场果然不负众望,他顶着巨大的压力同样罚进了这粒点球,帮助巴西队和意大利重新回到了同一起跑线。

    意大利出场的第二位球员是曼多里尼。这位小球员在本届世少赛上一举从之前的替补席坐稳了主力的位置,因此他的信心得到很大的提升,这粒点球也没有失手,稳稳的踢进了巴西队的左下角。

    巴西人必须又一次面对落后的局面奋起反击。

    这次走出来的是安德森,看来他虽然贵为巴西队的头号射手,但是急躁的姓格并不得主教练的欢心,将他放在第二位,也是对他心理压力最小的一个位置。

    安德森深深吸了一口气,在走向点球点之前看了一眼笛卡尔,他的眼光里带着挑衅,这场比赛他没有任何斩获,笛卡尔却为意大利打进了一粒宝贵的进球,他自认为在前120分钟的比赛中,他暂时落后笛卡尔,所以他必须在点球上给予对方回应。

    安德森把球放在点球位置之后,后退了很长一截,给意大利队守门员佩林一种他即将大力轰门的错觉。实际上,他已经打好主意了,等对方的守门员扑出去之后,他会用一脚轻巧的“勺子”射门戏耍对方,这样不但可以显示自己的脚法,还可以在赛后成为众多媒体的谈资。

    瞧,这就是用“勺子点球”戏耍意大利人的安德森!

    安德森的嘴角带着一丝笑意,美美地开始了助跑。而与此同时,对面的佩林面色严肃的看着他的脚踝,这是佩林扑点球时的秘诀,通过观察对方的脚踝来确定足球射出的方向。

    当然,这样的秘诀并不一定经常管用,但是这已经成为了佩林的习惯,所以他总会下意识的这样去做。

    安德森的助跑忽然在即将接触皮球那一刻放缓了,而这时候,佩林的瞳孔也眯成了一条线,脚踝往外张了!这是要用脚弓射门的先兆!

    佩林往自己的右路扑了过去,然后他看到了安德森脸上戏谑的笑容,脚背微沉,皮球被轻巧的吊向了空中。

    上当了?!

    <font color=red>笔趣阁</font>已启用最新域名:www.<font color=red>biquge001</font>.com ,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,谢谢!</p>

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